近日,我院心胸外科团队凭借扎实的医术和多学科的紧密配合,成功为一名36岁女性患者实施了医院首例经胸房间隔缺损闭式封堵术。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各项身体指标都恢复良好,这也标志着我院在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患者从小就有活动后胸闷的情况,但一直没去医院做过详细检查。12岁时,她因为肺囊肿做了右肺部分切除术,这也给后来的心脏治疗增加了不少复杂因素。
半年前,患者因为外伤在我院住院治疗,医生在为她做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了问题的根源 —— 房间隔缺损。此时,她的病情已经出现左向右分流、右房增大的情况,必须尽快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胸片:心影增大,右心为著
面对这个特殊病例,心胸外科丁军教授带领的心胸外科团队十分重视。术前检查发现,患者之前做过右肺部分切除术,要是采用右侧小开胸手术,很可能会遇到严重的胸腔粘连问题,不仅会加大手术难度,还会增加风险。另外,心内科及相关专家会诊后也认为,传统的经外周血管介入封堵术并不适合这位患者。
为了确保治疗安全又有效,团队反复讨论研究,还特意邀请了河南省胸科医院谌启辉教授来术中指导。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经胸房间隔缺损闭式封堵术:术中用食道超声精准定位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同时准备好体外循环,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安全。这个方案既避开了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的问题,又解决了介入封堵的技术难题,给患者带来了更合适的微创治疗选择。

手术当天,在谌启辉教授的指导下,心胸外科团队默契配合,在患者剑突下做了一个正中小切口,操作精准到位。术前,我院麻醉科及超声医学科团队通过食道超声对房间隔缺损程度进行评估。术中,食道超声实时监测,医生精准测量出房间隔缺损的边界,引导封堵器一次性成功释放,彻底阻断了左向右分流,手术全程都很顺利。而且这次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打下了好基础。

▲对封堵器进行清洗、肝素化
术后,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进行双联抗板治疗,同时辅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心脏超声复查结果都很好:封堵器位置正常,分流现象完全消失,患者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患者已经顺利出院,活动后胸闷的症状彻底消失了,终于能重新体验轻松呼吸的感觉。她和家属特意对医院团队的专业治疗和贴心护理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此次首例经胸房间隔缺损闭式封堵术的成功,不仅检验了我院心胸外科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意义。未来,我院会继续在微创心脏治疗领域深耕细作,引进先进技术、打磨专业团队,为更多心脏病患者带去健康希望,用医者的仁心守护好每一颗 “跳动的心脏”!
版权所有:晋城市人民医院
地址:晋城市城区白水东街1666号
ICP证:晋ICP备12005875号-1 晋卫网审[2014]第0007号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