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健康科普

为啥减肥总没效果?官宣了!正确方法就在→

发布时间:2025-03-11 18:35:00

研究表明

超重和肥胖

与许多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等


3月9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

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

有研究预测

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

2030年

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

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科学管理体重,刻不容缓!



1


什么样的胖

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

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

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肥胖人群

主要看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体重(千克)÷身高²(米)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

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


2


健康减肥该怎么吃?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值得注意的是

这份食谱细化到了

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

并备注了食谱的“总能量”


  

例如

东北地区的春季食谱有

“铁锅炖鱼”“菜包饭”

西北地区的食谱里

有“臊子面”“油泼面”


【山西人应该这样吃】


其中,山西所在的华北地区应该这样吃↓


华北地区多数地方喜面食及畜禽肉,蔬菜和水产类摄入不多,厚重咸口菜品居多。


本系列食谱遵循肥胖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华北地区各季特色食材,尊重本地区传统饮食文化,保留特色饮食,增加了蔬菜及水产品的摄入,按照四季分明的特点强调了应季食物的选择,并控制油、盐、糖使用量。




向上滑动阅览


【这些食物优先选】 


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保障足量新鲜蔬果摄入,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摄入;


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这些食物要少吃】 


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酒精产生的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每天具体吃多少?】


控制总能量摄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如下表),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1000kcal,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的限能量平衡膳食。


可根据不同个体基础代谢率和身体活动相应的实际能量需要量,分别给予超重和肥胖个体85%和80%的摄入标准,以达到能量负平衡。


3


科学减肥记牢4件事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


以下四件事要记牢: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进餐宜细嚼慢咽

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



4


除了吃

减肥还有这些小窍门



01

睡觉: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02

运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7天

03

少坐:静坐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起来活动3到5分钟。



当BMI指数突破警戒线,当糖尿病、高血压与肥胖形成“代谢铁三角”,您的健康已亮起红灯!晋城市人民医院专家指出,肥胖可显著增加早期死亡风险,而科学减重能使生活质量大幅改善。数据显示,BMI从30以上降至25以下时,95%的人群健康状态显著提升。

晋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减重代谢外科门诊依托三甲医院综合实力,整合普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打造“筛查-评估-治疗-终身管理”全周期诊疗模式。2025年全面升级开诊,以微创手术为核心,结合生活方式干预、营养管理、中医调理等特色手段,为肥胖人群提供“量体裁衣”的精准解决方案。



科普内容根据央视新闻综合等整理


版权所有:晋城市人民医院

地址:晋城市城区白水东街1666号

工作时间:0356-2065201

非工作时间:0356-2065202

jcsrmyyyb@126.com

048026

ICP证:晋ICP备12005875号-1 晋卫网审[2014]第0007号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