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健康科普

胃镜发现“萎缩和肠化”,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11-26 19:05:00

消化内科医生推荐文章

推荐人——范学科

范学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消化内科副主任;

山西省老年医学会老年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和“晋城市高层次人才”;

擅长各种急慢性肝病、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治,擅长各种内镜下三、四级手术。


前言:


62岁的李阿姨一个月前因“进食后腹胀”于我院门诊行胃镜检查,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C1)”。近日,李阿姨来我院取病理报告后发现上面提示:(胃窦)活检组织呈“中度萎缩伴部分腺体轻度肠化”,她不懂及担忧的同时便用手机上网查阅了一下“萎缩和肠化”属于癌前状态。李阿姨焦虑万分,赶紧挂了消化专家号咨询:“大夫,我是要得胃癌了吗?”


01
一、 什么是萎缩与肠化:



李阿姨的问题,在消化科门诊比较普遍,但在焦虑与担忧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萎缩与肠化”。

1.萎缩并不是胃缩小,而是指胃黏膜上皮的厚度萎缩了,即胃的上皮细胞减少变薄。肠化也不是胃变成肠,而是胃黏膜的部分细胞被一些肠道的上皮细胞所替代。

2.胃黏膜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生理性萎缩是正常的生理发展结果,是老年退行性改变导致胃固有腺体减少所致,而病理性萎缩,是由于一些致病因素导致,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酒精或药物损伤、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等。

02
二、 发现“萎缩与肠化”,一定会变成“胃癌”吗?



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不必过分担心,但是需要重视。从肠化到胃癌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复杂发展过程,目前已有研究结果统计显示,萎缩性胃炎5年内发展为胃癌的概率为0.1%,肠化生发展为胃癌的概率为0.25%。胃癌的发展要经历“肠化→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胃癌”的阶段,所以,发现“萎缩与肠化”,只要接受消化专科专业的治疗,发展成胃癌的概率微乎其微。

03
三、如何防治“萎缩与肠化”:



1.检查幽门螺杆菌(Hp

大部分萎缩与肠化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所以发现萎缩与肠化,需要进一步完善C13/C14呼气试验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有,需要于消化科门诊及时、规范化根除治疗。

2.控制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至胃内也是损伤胃黏膜屏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导致胃黏膜的萎缩发生,进而诱发肠化形成,如果胃镜提示胃炎伴胆汁反流,需于口服铝碳酸镁等药物来控制胆汁反流。

3.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也会加速胃黏膜的萎缩与肠化。所以,我们平时需要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及进食过多辛辣刺激食物或熏烤、油炸、腌制品、霉变食物等。同时,补充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也是防治萎缩和肠化的有效手段。

04
四.定期复查胃镜:



1)中-重度萎缩并伴有肠化生者,尤其合并Hp感染或胃癌家族史者,每年复查一次胃镜。

2)轻-中度异型增生者,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胃镜。

3)重度异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根据胃镜及病理情况选择外科手术。




总而言之,胃镜报告提示“萎缩与肠化”,不用过度紧张,但需引起足够重视,携带胃镜及病理报告,来咨询消化及内镜专科医生,根据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规范的随访复诊即可。



来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晋城市人民医院

地址:晋城市城区白水东街1666号

工作时间:0356-2065201

非工作时间:0356-2065202

jcsrmyyyb@126.com

048026

ICP证:晋ICP备12005875号-1 晋卫网审[2014]第0007号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我们